一、2022年1-7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运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1-7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运行,同比增长8.8%,增速比1-6月提升0.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55.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
分三大行业看,呈“两升一降”。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1.2%。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5%。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3.7%,民间投资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为36.0%,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5.4个百分点。
分三大领域看,呈“一增两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8.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
二、运行亮点
县(市)支撑较好,助力全州投资稳健增长。1-7月各县(市)投资均呈正增长,增速较快的有台江(48.9%)、锦屏(41.8%)、剑河(39.3%)。房地产开发投资有7个县(市)呈正增长,有5个县(市)增长速度较1-6月提升,如锦屏提升8.2个百分点、榕江提升6.5个百分点、施秉提升2.6个百分点。
一、二产带动有力,稳定投资增长。1-7月,一产拉动投资增长3.8%,二产拉动投资增长8.7%。主要是因全州2021年四季度新增培育入库的国储林、高标准农田和黔东南州县县通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海生玻璃、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母液净化及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等一批投资项目的快速推进,拉动一、二产投资高速增长。
部分行业高速增长,持续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5511.8 %,林业同比增长27029.6 %,农、林、牧、渔服务业同比增长372.9%,农业同比增长95.4%,制造业同比增长93.3%,卫生和社会工作同比增长49.7%。
三、措施建议
(一)在存量项目上狠下功夫、强化要素保障。千方百计、竭尽全力为项目建设做好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的支撑力度,保障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停缓建项目尽快复工复产,确保存量项目持续推进。一是持续高位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保障项目持续推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发挥部门优势,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本行业项目建设步伐。三是重点关注5000万元以上在库停缓建项目,特别是要加大对7月停缓建下滑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二)在新增项目上狠下功夫,强化项目推进。强化新开工拟入库项目的要素保障和进度推进,要针对问题抢进度、抢时间,确保新开工项目要素、要件齐全和施工进度达标,确保新开工项目“应入进入”,确保增量支撑。关注黔玻永汰二期、州第二人民医院医技住院综合楼、施秉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黔东开发区蒸汽余热利用、丹寨殡葬一体化、从江东西部协作现代产业园等项目推进和入库。
(三)在储备项目上狠下功夫、保障持续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运用产业扶持政策,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和省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我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的大好机遇,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聚焦国际国内重点企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城镇、燃气、风光水一体化、森林+、整地+、中药材加工、木材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高质量谋划编制申报一批好项目、大项目。
(四)在保障房地产市场发展上狠下功夫,保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房开项目监测和保障。各县(市)根据州政府关于“双清单”的落实要求,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房地产在建项目跟踪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有效解决项目推动中遇到的土地、资金、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影响工程推进的其他问题等,确保项目顺利竣工。二是加强商品房去库存服务。做好商品房开库存监测,销售市场预期跟踪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落实。制定去库存、促销售的相关措施。积极组织房开企业到各县进行销售推荐,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实行下调首套房住房购买首付,落实二孩、三孩改善性住房的优惠政策。三是全面提高我州住房品质。结合我州社会经济实际,以做优凯里市区域中心城市,合理推进黎平、榕江、从江等人口大县房开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打造施秉、雷山、丹寨等县的旅游、康养型住房需求引导,增加住房外销;以优化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住宅规划设计水平,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四是持续开展问题楼盘化解专项攻坚行动和巩固提升行动。按照工作目标不变、工作节奏不变、工作机制不变的原则,持续巩固深问题楼盘处置成果,化解社会风险,帮助企业纾困等。
(五)强化规范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对企业要培训培训再培训,充分利用统计电子台账,不留死角、不留余力为服务好企业,定期分析研判建筑业行业重点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对重点企业要进行强化统计业务指导。二是要深入开展调研。各部门和县(市)要充分做好摸底排查,由分管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梳理出企业存在的困难,责成各相关部门进行研判和解决。三是提高服务意识。各县(市)要提高提前服务意识,根据摸排掌握的情况提前到企业做好服务,指导企业提前收集、整理相关支撑材料,杜绝被查询了才急急忙忙的去收集,收集到的材料没有审核仅仅是排版就上报,上报的支撑材料不完善且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