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一、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省级明确支持我州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硅精深加工、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分别同比增长103.1%、11.8%。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1%;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
从五大产业看,五大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7%,其中,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增加值同比增长41.0%,再生循环材料增加值同比增长48.2%,民族特色食品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5.5%,民族医药增加值同比增长9.1%。
二、工业经济运行亮点
(一)制造业“定盘星”作用凸显。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8%,同比增长24.2%,贡献率高达101.0%,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8个百分点,制造业是推动全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
(二)重点企业“压舱石”效能突出。前三季度,全州68家亿元企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8%,同比增长19.9%,贡献率达81.5%,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7个百分点,其中,凯里其亚铝业、黔玻永太和台江天能集团、麒臻实业助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稳健运行的“头雁”作用明显。
(三)重点行业协同发力。前三季度,玻璃制造、电池制造和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0.7%、44.3%、40.8%,合计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6个百分点,引领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稳速发展。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停减产企业多。前三季度,全州4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66家停减产,占比高达六成,其中,68家亿元企业中有31家停减产。
(二)采矿业颓势难止。前三季度,全州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1%,环比下降0.2%,22家采矿业中8家停产、8家减产。
(三)产销率持续走低。前三季度,全州在库企业产销率仅为85.6%,较去年同期下降6.5个百分点,与产值增速(14.3%)差距较大,需重点关注。
四、有关建议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向好,但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库存积压,部分行业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仍需高度关注。下一步,需要持续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通产供销渠道,扩大有效需求,全力促进全州工业经济稳速增长。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做好指导服务。加强对企业的跟踪和联系,特别要紧盯全州亿元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从政策、资金、税费、用工、服务等方面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帮助停减产企业止跌回暖、增长企业达产满产。二是用好上级政策,加强招商引资。利用省级明确支持我州发展两大主导产业的契机,围绕硅精深加工、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全力引进一批发展势头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产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